日前,工業和信息化部組織編制了《產業關鍵共性技術發展指南(2011年)》(以下簡稱《指南》),節能環保和資源綜合利用產業的多項技術入選,對于指導產業技術發展起到了重大作用。
用于指導產業關鍵共性技術的發展和應用。《指南》的發布有助于調動各項社會資源,引導市場主體行為,指導產業關鍵共性技術發展方向,促進產業技術進步,實現我國工業和通信業的轉型升級和結構優化,同時對于落實《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實現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也有著積極意義。以下是節能環保與資源綜合利用技術的詳細內容:
1. 高效/高壓大功率節能電機驅動系統技術
主要技術內容:
高壓大功率電機系統能量回收及高能效協調控制技術;MW級高壓大功率永磁電機設計技術;電力電子器件串聯的均壓技術和驅動保護技術;高壓大功率電機變流系統的電磁兼容技術和高效冷卻技術;以及高壓大功率電機高效節能系統的工程化設計、制造、測試及集成技術等。
2. 大容量電爐生產高品質工業硅節能關鍵技術
主要技術內容:
原料選擇、配比和預處理優化技術;電爐爐心功率密度優化技術:高壓與低壓供電無功補償技術;爐外精煉工藝技術。
3. 熱帶無頭/半無頭軋制節能關鍵技術
主要技術內容:
常規熱連軋中間板坯快速連接無頭軋制技術;無頭連鑄連軋技術(ESP);薄板坯連鑄連軋半無頭軋制技術。
4. 點燃式內燃機缸內直噴節能關鍵技術
主要技術內容:
燃燒組織與控制技術、燃油噴射系統技術、增壓技術、可變氣門技術、小排量缸內直噴發動機技術。
5. 鋁電解槽新型陰極鋼棒結構節能技術
主要技術內容:
提出分層陰極鋼棒結構優化技術;水平電流、陰極電場、電磁力等分布優化技術。
6. 電石法聚氯乙烯行業無汞觸媒技術
主要技術內容:
乙炔氫氯化合成氯乙烯反應的非均相或均相無汞觸媒催化體系技術開發;無汞觸媒制備技術;無汞觸媒反應器及工藝設計技術。
7. 扣式堿性鋅錳電池無汞化技術與裝備技術
主要技術內容:
電池鋼殼結構及表面鍍層處理技術;負極無汞合金鋅粉材料、正極二氧化錳材料與電解液配方與工藝技術,汞含量低于0.0005%。
8. 電解錳電解后序工段連續拋瀝逆洗及自控技術
主要技術內容:
采用激光精確定位、多維運動嵌入式控制、針噴逆流清洗等技術,實現電解錳工藝廢水三次減量、二次循環,達到工藝廢水的全部回用,減少用工70%以上,實現了電解后序工段操作環境的全封閉。
9. 再制造產業關鍵、共性技術
主要技術內容:
產品再制造性設計方法;再制造毛坯缺陷綜合無損檢測技術及疲勞剩余壽命評估技術;再制造毛坯無損高效拆解技術;再制造高效綠色清洗與表面預處理技術;三維損傷激光熔覆再制造成形技術;類激光高能脈沖精密冷補技術;高效能超音速等離子噴涂技術;基于機器人MIG堆焊熔敷再制造成形技術;機器人或操作機自動化高速電弧噴涂技術及材料技術;再制造零部件表面噴丸強化技術;粉末等離子熔覆技術;自動化納米復合電刷鍍技術及裝備;再制造零件表面涂層結合強度評價技術;再制造零件動態健康監測的傳感技術;再制造零件競爭性服役壽命的模擬仿真與再制造部件服役壽命的綜合驗證技術。
10. 富硅高鐵尾礦深度分選及大宗高值綜合利用關鍵技術
主要技術內容:
以低成本強磁選技術為核心,有機融合重選、浮選技術及新藥劑開發,實現富硅高鐵尾礦富硅部分與富鐵部分的深度分離。
11. 復雜難選礦資源綜合利用高效專屬藥劑分子設計及合成技術
主要技術內容:
針對浮選過程中廣泛存在的有用礦物與含硅脈石礦物浮選分離的需要,利用浮選藥劑的計算機輔助分子設計(CAMD)技術,在研究礦物晶體化學、表面化學以及與藥劑分子作用的基礎上,通過計算機篩選、計算、模擬、合成技術,研究反浮選脫除含硅礦物的高效選礦藥劑(包括捕收劑、調整劑等)的結構、性能、毒性以及構效關系,利用實際合成、選礦驗證等手段實際考察新藥劑的浮選性能,最終實現反浮選脫硅新藥劑的工業化。
12. 赤泥CO2脫堿及大宗整體綜合利用關鍵技術
主要技術內容:
以低成本脫除赤泥中過高含量的堿和鐵,并將脫除的堿和鐵以較高附加值進行回收利用。
13. 礦產資源綜合利用選礦設備關鍵共性技術
主要技術內容:
大型高效浮選設備、大型高效磁選設備、高效礦物脫水與過濾技術及裝備重點技術、大型超細磨設備重點技術等。
14. 廣西桂中高鐵鋁土礦資源綜合利用關鍵技術
主要技術內容:
采用“燒結―預還原熔分高爐冶煉―提取氧化鋁”方案,將礦石(﹥1mm的凈礦)按比例配入石灰石、煤粉和白灰,混料后燒結,燒結礦入高爐冶煉。在高爐內完成將鐵礦物還原成鐵水,鋁礦物生成鋁酸鈣渣系和渣鐵分離過程。通過鈉化吹釩從鐵水中回收釩,吹釩后鐵水煉鋼。鋁酸鈣渣用碳酸鈉循環母液進行兩次浸出、脫硅、分解和焙燒生產氧化鋁,浸出渣用于生產水泥,從分解母液中回收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