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煤在運、儲環節中造成多重大氣污染,日益嚴峻的霧霾問題,已經不容許粗放的能源發展方式繼續下去。通過“以電代煤、以電代油”實現電能替代,提高清潔電能在終端能源消費中的比重,近年來,陜西電力動作頻頻。
轉變能源消費結構,改革能源供給側、消費側是綠色發展的一個重點。在供給側方面,大力實施清潔替代。2017年,陜西電力將堅決關停煤耗高、污染重的小火電,提高60萬千瓦及以上低碳、高效、環保大機組和新能源的占比;全面提高光伏、風電等清潔能源的接入率和消納率。
以榆林為例,目前大唐陜西公司、國電西北公司、華能公司、寧夏發電公司、魯能集團等8家發電企業在定邊縣共設立測風塔22處,可實現風電總裝機規模445.5兆瓦;建設靖邊太陽能光伏產業示范園區,形成了50兆瓦太陽能并網發電能力,每年可實現發電量7000多萬千瓦時,電能替代量實現48萬噸標準煤/年,占城市能源消費比例的10.4%,每年就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3萬噸。
在消費側方面,大范圍推廣電能替代。2017年,陜西電力新拓展電能替代領域2個,爭取各級政府出臺補貼支持政策10個,建立園區專屬客戶經理服務機制,緊密跟蹤和服務于增量市場大園區、大項目。因地制宜推廣分散電采暖技術,在工業生產制造領域全面推廣電鍋爐、電窯爐、冶金電爐技術。
同時,努力擴大自備電廠清潔替代規模,促進清潔能源消納。充分發揮農網改造升級成果,大力推廣電排灌、農產品烘干存儲、農業養殖溫控等示范項目。持續推廣新能源汽車項目,今年全省將實現新增電動汽車2000輛,保有量突破1萬輛。
責任編輯:李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