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點數據
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5%,在全國經濟總量前十大省中增速位居第一
一季度全省完成技術改造投資1513億元,同比增長13.2%
完成工業投資2018億元,創季度總量歷史新高
8.5%,這是四川省一季度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數據,這也是自2015年以來創下的季度最高增速,在全國經濟總量前十大省中增速位居第一。
數據外,一個新變化更添亮色,傳統存量和新動能新項目對工業增長的貢獻各占一半,首次實現“平分秋色”。
“工業經濟‘開門紅’,不僅歸功于新產業、新企業、新項目,還要歸功于傳統產業的提質增效。”4月21日,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總經濟師黃朝陽對記者分析,這證明了新舊動能正加速切換,工業經濟結構繼續優化。
技改投資持續增加 傳統產業“舊”中育“新”
一個現象值得關注:瀘州老窖、五糧液等知名酒企紛紛推行技術改造、創新營銷模式,加大新產品研發力度,僅瀘州老窖一家企業就擬募資30億元用于釀酒工程技改。
這樣的現象,省經濟和信息化委技術改造處相關負責人視之為新動能培育,不同于新興產業的“新”,是脫胎于傳統產業,“舊”中培育出的“新”。
四川省傳統產業產值占全省工業總產值近70%,是當下工業經濟重要支撐力量。因此,四川省對傳統產業育“新”的重視不言而喻,數據證明:一季度全省完成技術改造投資1513億元,同比增長13.2%。
“此前發布的《中國制造2025四川行動計劃》中明確提出實施工業強基、綠色制造等重點工程,這些工程的共性就是堅持兩化融合,用信息化改造提升傳統產業。”黃朝陽認為,正是有了融合發展,新產品、新技術和新模式才不斷出現,有了“用武之地”。
今年以來工業經濟運行數據也印證了這個觀點。比如,通過加快新產品開發和擴大中高端供給,農副食品加工業產值由去年同期增長7.2%回升到9%,煙草制造業產值更是從去年同期負42.3%轉為正增長8.1%。
新興產業繼續企穩 經濟動能加速切換
一組數據值得分析:今年四川省組織推動的500個投資上億元重點工業及技改項目,按產業看,有新興產業項目223個,幾乎占據“半壁江山”。
新興產業比重增加,正是四川省在持續兩年的“項目年”部署引導下,優化投資結構,新舊動能加速轉換的外在表現。
今年一季度,四川省完成工業投資2018億元,創季度總量歷史新高。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相關負責人認為,這與省委省政府堅定不移地培育新興產業、抓新項目的引進、落地密不可分。
為重心前移、提前介入“智能制造、綠色制造”等重點產業領域,今年四川省已精選56個重點產業項目由省領導聯系推動,實行“省領導聯系、省級部門協調推進、市州黨政主體責任”的推進新機制。
一季度工業經濟運行情況顯示,新興產業在工業經濟中“企穩”作用仍在繼續加強,一季度航空航天、軌道交通產業產值增長20%,智能手機、新能源汽車產值增長達50%以上,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增長超過10%。(記者 羅之飏)
切片
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5.97%
記者4月20日從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獲悉,一季度,四川全社會用電量為502.0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5.97%,日均用電量同比增7.15%,整體趨勢向好。
分結構看,第一、第三產業用電量增速較快,同比增長分別是10.79%、7.99%;第二產業及工業用電持續回升,同比增長分別是6.22%、6.55%。工業用電占全社會用電量超過50%,工業用電恢復明顯,直接拉升了一季度全社會用電量增幅。
值得一提的是,一季度電能替代效果明顯。一季度,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完成替代電量21.02億千瓦時。替代電量主要集中在燃煤自備電廠、冶金電爐、輔助電動力、軌道交通、建材電窯爐、油氣管線電力加壓等6個領域。
責任編輯:李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