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10日,國務院發布《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簡稱“大氣十條”),明確提出“優化天然氣使用方式,新增天然氣應優先保障居民生活或用于替代燃煤”。“大氣十條”中的具體指標為:到2017年,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可吸入顆粒物(PM10)濃度比2012年下降10%以上,優良天數逐年提高;京津冀細顆粒物(PM2.5)濃度分別下降25%左右,其中北京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控制在60微克/立方米左右。
據北京環保局發布的消息,北京2016年的PM2.5年均濃度為7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9.9%。如果北京2017年PM2.5的年均濃度想要在60微克/立方米左右,則意味著PM2.5的年均濃度要同比下降17.8%。而近4年以來,北京的PM2.5濃度累計降幅為19%,相比較而言,2017年北京的空氣治理任務將十分重大。
北京、河北上調節能環保預算
近日,全國部分省市自治區已經發布2016年預算執行情況和2017年預算(草案)的報告,作為“霧霾重災區”的北京、河北已上調了節能環保預算。北京2017年節能環保預算為338.45億元,比2016年的275.61億元的預算上調了22.8%。河北2017年節能環保預算為172.18億元,比2016年的預算上調約12%。
北京
北京市治理大氣污染安排資金182.2億元。主要用于加大新能源小客車、商用車等推廣力度;實施4000蒸噸燃煤鍋爐改造,推動燃氣(油)鍋爐低氮改造,完成700個村煤改清潔能源,實現城六區和城南地區基本“無煤化”。
河北
2017年河北全省大氣污染防治21.5億元,較2015年的8億元預算上調169%,支持開展“藍天行動”,加快推進電代煤、氣代煤工程。
《河北省大氣污染深入治理三年(2015-2017)行動方案》提出,到2017年力爭將天然氣使用量提高到160億立方米,農村燃煤清潔利用和替代90%以上。
2月9日,河北省環境保護工作會議召開。會議明確了河北省今年環境質量改善的目標:全省PM2.5平均濃度下降6%以上,力爭8%,平均優良天數達到210天以上。參照保定、廊坊“禁煤區”的建設,今年河北省將繼續規劃多個“禁煤區”。實施電代煤、氣代煤工程,2017年壓減煤炭消費600萬噸以上,尤其是城中村和農村地區散煤污染治理。石家莊、衡水、邢臺、邯鄲、定州、辛集市完成散煤替代和清潔利用,10月底前環京18個縣(市、區)禁煤區散煤歸零。城鄉接合部和縣城基本淘汰每小時10蒸噸及以下燃煤鍋爐,石家莊、保定、廊坊市行政區域內基本淘汰每小時10蒸噸及以下燃煤鍋爐,讓城市集中供熱普及率達到80%以上。
十三五時期,加速推進“煤改氣”
1月19日,國家發改委發布了《關于印發石油天然氣發展“十三五”規劃的通知》。其中《天然氣發展“十三五”規劃》中指出,以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東北地區為重點,推進重點城市“煤改氣”工程,擴大城市高污染燃料禁燃區范圍,大力推進天然氣替代步伐,替代管網覆蓋范圍內的燃煤鍋爐、工業窯爐、燃煤設施用煤和散煤。在城中村、城鄉結合部等農村地區燃氣管網覆蓋的地區推動天然氣替代民用散煤,其他農村地區推動建設小型LNG 儲罐,替代民用散煤。加快城市燃氣管網建設,提高天然氣城鎮居民氣化率。
治理大氣污染是一項重大政治任務,也是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迫切民生工程。近期一系列政策的出臺,對實施“煤改氣”有巨大的推動作用。
責任編輯:李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