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華電石家莊裕華熱電有限公司廠區內的空氣里有一絲刺激性的二氧化硫氣味,但這并不是熱電廠排出的氣體,這家熱電廠早在2014年實施了大規模節能減排技改,實現了煙塵、二氧化硫和氮氧化合物的超低排放標準。
“我們的熱電廠被兩個小村莊包圍,石家莊還有一些村莊是使用燃煤小鍋爐等,居民燃燒劣質煤會排放一些二氧化硫氣體。特殊天氣下,居民燃煤排放污染物會是霧霾成因的重要污染源之一。”石家莊裕華熱電廠一位員工告訴人民網記者,“火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要求,重點地區特別排放限值是二氧化硫小于50mg每立方米,現在兩臺機組大氣污染物排放量平均保持在二氧化硫25mg每立方米。”
大型企業污染物“超低排放”
裕華熱電廠承擔著石家莊市東南部1909萬平方米的供熱任務,年發電量33億千瓦時,年供熱量600萬吉焦,供電煤耗293克/千瓦時,已經是河北南網最低煤耗水平。
根據2014年7月1日開始執行的《火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重點地區特別排放限值“251”即煙塵<20mg每立方米、二氧化硫<50mg每立方米、氮氧化合物<100mg每立方米)要求,裕華熱電廠在2013年先后投入了6700萬元完成了2號機組脫硝改造工程,投資400萬元完成了2號機組取消旁路工程,投資900萬元完成了1、2號機組高頻電源改造。
在2014年,裕華熱電廠繼續實施節能減排技改,全年投資了近4億元,進行了兩臺機組的脫硫塔串塔、濕式電除塵、#1脫硝技改、#2脫硝加裝第三層催化劑等工程。當年兩臺機組“超低排放”技術改造項目順利投產,裕華熱電廠成為全國首家“超低排放”企業。
目前,裕華熱電廠兩臺機組排放平均保持在煙塵3mg每立方米、二氧化硫25mg每立方米,氮氧化合物30mg每立方米,全部低于燃氣機組排放標準。實現“251”排放標準以后,裕華熱電廠這兩臺機組每年減排煙塵500噸,二氧化硫年減排5800噸,氮氧化合物減排9000噸;實現“超低排放”標準以后,兩臺機組每年可進一步減排煙塵160噸,二氧化硫250噸,氮氧化合物850噸。
“即便我們現在是超低排放標準,但是為了執行河北省的大氣污染治理,我們也在強化排放環保治理工作,比如增加廠用電率、原材料及人力投入,進一步提升機組效率降低污染物排放。”上述裕華熱電廠員工告訴人民網記者,因為熱電廠已經接近零排放,所以在霧霾嚴重氣象條件下,其對污染源的影響幾乎很小。
人民網記者了解到,石家莊市的一些大型企業污染物排放量都已經降至極低水平。實地走訪華北制藥河北華民藥業有限責任公司時了解到,華民藥業主要污染物排放是其下屬的萊欣工廠和倍達工廠,兩家工廠都是抗生素發酵企業,發酵過程中會產生廢氣,主要成分為水、二氧化碳、氨基酸類、烷烴類及發酵微生物代謝產物,有一些發酵異味,同時有少量VOCs(揮發性有機物)排放。
2016年,華民藥業已經累計斥資3000多萬元,實施了多個大氣污染防治項目。其中,萊欣工廠投入了約670萬元對發酵廢氣進行治理,治理工藝采用“旋風分離器+氧化+堿洗+水吸收”的治理措施,減少異味及VOCs的排放。倍達工廠也投資了1000萬元對發酵尾氣進行治理,采用的是國際上較為先進的“分子篩轉輪吸附濃縮+催化氧化+噴淋洗滌”治理技術。
目前,這兩個項目均于2016年5月份建成,運行效果全部達到了預期目標,發酵尾氣處理方面處在行業先進水平。
此外,華民藥業繼續投入了約800萬元進一步提高了工藝廢氣減排,在抗生素原料藥生產過程中累計年可減排VOCs約300萬噸。
上述裕華熱電廠員工也告訴人民網記者,石家莊市包括燃煤發電等大型企業的污染物排放控制水平很高,排放量較少,石家莊市嚴格大氣污染防治工作以后,企業污染物排放水平更低。
燃煤排放仍是主要污染源
人民網記者從石家莊市政府相關部門了解到,根據污染物來源解析研究結果,石家莊市PM2.5來源中,區域污染傳輸貢獻23%-30%,本地污染貢獻70%-77%。當地各類污染源排放分擔率為燃煤28.5%、工業生產25.2%、揚塵22.5%、機動車15%、其他生物質燃燒、餐飲、農業等占比8.8%。
“石家莊能源供應主要依靠煤炭,煤炭消費總量過大,是影響全市大氣環境的主要原因之一,壓煤是石家莊的第一大任務。”石家莊市副市長蔣文紅介紹。
2013年至2016年,石家莊市已經完成減煤量1059萬噸。其中2016年石家莊把燃煤污染作為大氣污染整治的首要任務。石家莊市有26家燃煤發電企業,年耗煤2952萬噸,占全市耗煤量的76%。為此,石家莊市最大限度減少了燃煤發電量,進而壓減燃煤消耗量。進入采暖期以后,則對發電企業實施“以熱定點”,在保障供暖符合前提下,最大限度減少發電量。到2016年底,石家莊市發電企業減少發電量1.4億千瓦時,減少煤炭消耗6.32萬噸。
石家莊市也在壓減農村散煤消耗量。石家莊對當地縣城建成區,強力推進清潔燃料替代散煤,對其他農村地區使用的劣質煤,全部替換為優質低硫煤,到2016年底,石家莊市區和農村地區各完成散煤替代約30萬噸。石家莊也在壓減工業用煤,對未完成清潔燃料替代的鍋爐進行清潔化改造,共改造完成燃煤鍋爐876臺,降低了燃煤污染排放。
與此同時,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工作上,石家莊市也在治理當地揚塵污染,強化減排總量控制,嚴格落實控車措施,推進企業搬遷,增加造林綠化面積等。
通過上述措施,2016年前9個月石家莊市空氣質量呈好轉態勢,PM2.5濃度同比下降了13.6%,綜合指數下降了7.2%。但是,進入9月中下旬以后,石家莊市連續遭遇重污染天氣,相繼出現了10次共55天重度污染及以上天氣過程,直接拉低了空氣質量改善水平。
蔣文紅解釋,綜合分析石家莊市大氣污染加重的原因,一是排放總量大,環境容量不足。受產業能源結構偏重、城市空間狹小等方面影響,污染物排放量實際已超過了環境容量,環境承載力已比較脆弱。
二是石家莊市冬季農村燃煤污染較重。石家莊全是農村地區還有125萬戶居民采用散煤取暖,采暖季耗煤量約為400萬噸左右,且多為無序低空排放,成為冬季空氣污染嚴重的重要原因。目前石家莊在著力推進清潔燃料替代工作,市內主城區天然氣替代使用率達到了57%,主城區外潔凈型煤替代工作正在進行,但總體上任務仍然很重。
三是石家莊市當地地理氣象條件不利。入冬以來,石家莊幾次重污染天氣過程,氣象條件逆溫、靜穩、高濕,大氣邊界層高度僅200米,相對濕度有時卻達到了90%,加劇了顆粒物的吸濕增長和二次轉化。9月下旬以來,石家莊市大氣水平擴散能力為近5年最差。當地受偏南氣流影響,污染物自南向北擴散和積累,再加上自身疊加的污染排放,造成了大氣環境質量污染嚴重的局面。
“當然,也有一部分工作是相關部門及領導工作不到位。”蔣文紅坦言。
為此,石家莊市從去年11月17日開始,開展了一場為其45天的“利劍斬污”行動,有針對性地對火電企業實行“以熱定電”,最大減少火電企業發電量;對鋼鐵、水泥、焦化、鑄造、玻璃、陶瓷、鈣鎂、礦山、采砂、板材等11個行業1543家高污染、高排放企業全部落實了停限產措施等。
距環保專家評估測算,通過“利劍斬污”行動,全市PM2.5排放累計減少了5030噸,減排率達到了46.5%,PM2.5峰值濃度改善了28.7%,平均濃度改善了19.3%。
“雖然在利劍斬污行動期間,石家莊出現了幾次重污染天氣過程,但根據專家測算,如果我市沒有采取該項行動,這幾次重污染過程的污染程度還會增加25%-30%。”蔣文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