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中國人民銀行批準,銀行間市場清算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清算所)1月12日正式推出上海碳配額遠期交易中央對手清算業務。
據了解,上海碳配額遠期是指以上海碳排放配額為標的、以人民幣計價和交易、在約定的未來某一日期清算、結算的遠期協議,是中國首個場外人民幣碳排放衍生品。該產品以實體企業和機構投資者為主要參與者,滿足實體企業的套期保值、融資和實物交割需求。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為上海碳配額遠期提供交易平臺,上海清算所為上海碳配額遠期交易提供中央對手清算服務。
上海碳配額遠期交易中央對手清算業務首日運行平穩。上海清算所大宗商品衍生品集中清算平臺共承接9筆上海碳配額遠期交易數據,合計清算(單邊)1230個月度協議(合123,000噸),清算金額364.4萬元。日終,上海碳配額遠期持倉600個協議。首批清算會員為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浦東發展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和國泰君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首批上海碳配額遠期交易包括:由柏能新能源(深圳)有限公司和華能碳資產經營有限公司成交100個SHEAF022017月度協議(合10000噸),成交金額32.6萬元;由春秋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和環保橋(上海)環境技術有限公司成交100個SHEAF052017月度協議(合10000噸),成交金額30.0萬元;由上海溫龍化纖有限公司和上海海螺水泥有限責任公司成交100個SHEAF082017月度協議(合10000噸),成交金額31.0萬元;由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和廣州微碳投資有限公司成交295個SHEAF112017月度協議(合29500噸),成交金額94.4萬元。以及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浦東發展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為客戶提供代理清算服務。
上海碳配額遠期交易中央對手清算業務的推出,是上海清算所在人民銀行的領導和上海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落實國家低碳經濟發展戰略目標、助力實現我國國際減排承諾、響應人民銀行發展綠色金融號召的創新性實踐。本業務將填補我國綠色金融市場空白,進一步發揮市場機制對環境容量資源的優化配置作用,充分滿足實體經濟多樣化需求,促進上海碳配額現貨及衍生品市場共同發展。
2017年,上海清算所將繼續探索建立綠色金融衍生品體系,繼續推動和完善以中央對手清算機制為核心的場外大宗商品衍生品清算平臺建設。
責任編輯:李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