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遼寧省發改委、教育廳聯合印發了《遼寧省“十三五”高校人才培養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提出未來將在全省高校中建立創新人才培養機制和模式,加強創業創新人才培養。
《規劃》中指出,“十三五”期間,遼寧將全面優化高等教育結構和學科專業結構。堅決壓縮就業率低、就業質量差的高校辦學規模,調減廣播電視編導、國際經濟與貿易、會計學、英語供大于求,就業質量差的專業招生計劃。擴大就業有需求,有競爭力的高校辦學規模。對于社會短缺或市場需求量較大的機械類、材料類、計算機類、電子信息類等專業類別的相關本、專科專業適當擴大招生規模。同時,鼓勵增設面向“十三五”時期重點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相關專業,大力支持高校設置面向先進裝備制造、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節能環保、新能源等產業的相關專業。
為提高畢業生就業創業能力,增強高校服務遼寧新一輪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的能力,遼寧還建議各市政府牽頭,建立由市政府、相關行業主管部門、行業企業及相關高校組成的“政校企”戰略聯盟。同時,鼓勵高校與企業聯合成立機器人、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術等方面的二級學院。《規劃》指出,依托高校一流特色學科,改革實踐教學內容、方法和手段,合理安排實訓、實習、社會實踐等環節。積極與行業企業、實務部門等共建校外實踐教育基地,探索共建共管共享的長效機制。把創新創業教育貫穿于人才培養的全過程,強化創新創業實踐教育,建設跨學科、跨專業、跨年級的創新創業教育實訓平臺,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和創業能力。
推進優質資源建設與共享。《規劃》提出,要出臺推進遼寧省精品開放課程建設與應用共享的實施辦法,積極鼓勵和支持有條件的高校聯合組建區域教學聯盟,促進區域優質教學資源共享。
《規劃》要求,為了實現《規劃》提出的工作目標,要切實加強對高校人才培養工作的領導:將高校人才培養規劃納入到區域經濟社會事業發展整體規劃之中,使高等教育人才培養規劃由軟指標變為硬任務,增強對高校人才培養規劃的約束力。要建立健全有利于高校人才培養的教師激勵政策,充分調動教師的積極性。要建立全省研究生信息平臺,逐步建立獨立、科學、公正的研究生教育質量社會評價機制。
責任編輯:李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