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是全國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大型陶瓷生產基地和華東地區的煤炭工業基地,全市的重工業比重一度在80%以上,且多數處于產業鏈中低端。煤炭消耗總量約占山東的九分之一,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平均濃度,長期在山東17個市中墊底,人居環境指數曾經跌落到山東省倒數第一。近年來,淄博抓住被列入全國首批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這一重大機遇,著力推進生態淄博建設,全面提升環境質量水平,努力走出一條老工業城市轉型發展與生態文明建設高度融合的新路子。
據了解,2016年淄博市狠抓大氣、水和土壤的污染防治,按照“優布局、控煤炭、管揚塵、治油氣、搞綠化”這5個方面重點實施大氣污染治理,燃煤電廠要實現100%超低排放。水和土壤治理方面,按照“水十條”和“土十條”進行治理。同時,完善體制機制、強化環境執法、提升科技支撐,推動公眾參與這四項措施,確保治污工作順利推動。
2015年12月6日,淄博市環保局確定了2016年的治污目標,良好天數達到160天,“藍天白云 繁星閃爍”天數達到183天。在水環境方面,確保直排口和重點企業排污口的封堵完成率達到100%,消除16個斷面的“劣五類”水質。另外,將削減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分別為16.22萬噸和7.73萬噸,污染綜合指數達到7.33,擺脫綜合污染指數落后的局面。
在對近兩年來各項污染物分析后,淄博市確定了2016年AQI重點治理污染物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PM10,PM2.5、一氧化碳、臭氧這三項污染物為輔。揚塵的治理成為改善PM10的關鍵。另外電力、鋼鐵、建材、焦化和化工依然為治理的重點行業。張店區、臨淄區、淄川區、桓臺縣和周村區為重點治理區縣。
責任編輯:李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