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經濟總量不夠大,同時結構性問題還比較突出,今年以來,不少企業找到改革著力點,謀新求變去產能。近日,恒豐銀行昆明分行與云南省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云南實力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簽訂并購基金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力圖通過三方合作,探索發起成立并購基金,在云南范圍內開展企業、項目和股權的并購。該基金總規模約100億元,首期規模約30億元,這也是云南領軍企業試圖用市場之力去產能的創新合作。
“在形勢最壞的時候總有發展最好的企業,在形勢最好的時候也總有發展得不好的企業。”云南摩爾農莊生物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張躍進說,“摩爾農莊的實踐說明,只有常思,才會走在常新的道路上,我們只有積極抓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機遇,挖掘新變革中巨大的市場需求,才能開拓足夠大的市場延伸空間和回旋余地,從容‘換擋’,謀新求變才是發展王道。”
有數據表明,盡管云南自身有著豐富的原材料,如糖、咖啡等,但云南自身的供給能力不強,工業發展還處于低端,發展不充分、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問題依然是最大短板,餅干等生活性用品依舊還得從外省調運。
另一方面,云南全省鋼鐵、水泥、電解鋁等行業產能過剩嚴重,鋼鐵行業產能3000萬噸,2015年產能利用率僅為46.5%,虧損40多億元;水泥行業產能1.1億噸,2015年行業虧損面達63.4%;電解鋁行業產能165萬噸,2015年停產產能25萬噸。
“困難不可怕,可怕的是抓不住機遇。危機也是資源和財富重新配置的機會。”昆明鋼鐵控股有限公司趙永平董事長說,昆鋼將抓住國家重大發展戰略實施和云南加快發展系列政策中蘊藏的大量機會,加快改革創新步伐。在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主動去產能,把無效、高耗、高虧損的高爐停下來,通過業務回歸、創業培訓、激勵機制等有效方式抓好職工分流安置;優化產品結構,大力拓展用鋼產業,延伸產業鏈,提供有效需求。同時,加快技術創新,握拳蓄力,加快推進所屬子公司的資產重組和盤活,聚集優質資產和力量重點突圍,大力發展相關多元企業。
“云南要實現跨越式發展,就必須大膽進行結構性調整。”云南省政協副主席曾華說,云南是總量和結構性問題并存,經濟總量不夠大,同時結構性問題還突出,必須對結構性問題進行全面梳理,找到改革著力點。以產業體系結構為例,偏重化工、資源開發型的產業比重過大,而新興產業特別是具有云南特色的產業,還沒有完全成長壯大起來。他建議,通過創新,加快煙草、有色、旅游等傳統優勢產業轉型升級。
責任編輯:李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