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空氣質量率先全面達到國家標準的基礎上,廣東省深圳市又把空氣質量目標對準了國際高標準。
深圳市人居委近日在其組織召開的大氣治理專題研討會上提出,至2020年,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達到98%以上,力爭大氣各項污染物濃度全面達到世界衛生組織空氣質量準則的第二階段過渡目標值(PM2.5濃度達到25微克/立方米)。
由此,深圳成為內地首個提出空氣質量與國際高標準接軌的城市。
盡管深圳空氣質量目前在國內大中城市中處于較好水平,但與國外先進城市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尤其是細顆粒物,深圳市PM2.5濃度是國際部分先進城市(如東京、舊金山、紐約)等的1.5倍~4倍,年均濃度高出15微克/立方米~20微克/立方米,仍有很大的改善空間。
研討會上,國內外大氣領域權威專家表示,深圳市提出空氣質量與國際標準接軌的目標,是全面推動生態文明建設、貫徹落實五大發展理念的一個重大舉措。這不僅僅是個環境指標,還將對推動深圳市經濟社會各方面發展、對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發揮帶動和引領作用。
據介紹,深圳市大氣污染呈現顯著的復合型污染特征,臭氧和細顆粒物是深圳市空氣污染的首要污染物,且臭氧的影響越來越突出。因此,細顆粒物和臭氧成為深圳市未來大氣污染治理的重點。
據悉,對比我國的環境空氣質量二級標準,WHO空氣質量準則的過渡期第二階段目標的要求更高(NO2除外)。
責任編輯:石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