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國的用電量需求增加0.5%,整體能源消費卻下降0.5%,為近30年來首次出現負增長。盡管如此,把全球油氣價格急劇下跌歸咎中國,卻是錯誤的。那該如何解釋中國去年GDP增加7000億美元,能源消耗量卻減少呢?
首先,第二大經濟體已變得更加有效率,其單位GDP能源消耗2015年比2014年減少5.6%。總體上看,實現2005年到2010年的GDP總量,在2011至2015年期間所消耗的能源減少了20%,超過政府16%的預定目標。
其次,作為最大的能源消耗者,中國工業部門的規模一直在縮水,目前占中國經濟的40%。但服務業過去5年一直穩步增長,去年占到中國經濟的一半,對這個國家的增長貢獻為60%。
第三,2015年,很多中國制造商依賴2014年的剩余庫存繼續進行生產,因此能源消耗量增長很低。這種“去庫存”過程也曾在1997年亞洲經濟危機和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時出現。
但說到油氣的使用,數據顯示中國的胃口在繼續大開。中國石油消耗去年增加8%,為2010年以來年增速第二,天然氣和液化天然氣需求過去幾年也在增加。
中國能源消費已出現一個有趣現象:去年整體能源需求持平,煤炭消費量下降4%,其他能源消耗在增加。這種轉變來自北京異常堅決的政策:鼓勵使用煤炭以外的能源。政府投入巨資關閉現有煤礦并幫助礦工再就業。對中國的能源新格局而言,這無疑是個好消息。
責任編輯:李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