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月 11 日美國第二大煤炭企業 Archcoal 申請破產, 我們做了大膽的猜想: 未來中國的煤炭可能由凈進口轉為凈出口,但其實現在的我們還不敢那么樂觀,我們想表達的是:煤炭進口減少的趨勢很可能加速。
中國煤炭行業進出口格局正在悄然改變。 先說幾個數據: 1、 2015 年焦炭凈出口出口 985 萬噸, 同比增長 15%, 而 12 月同比增幅高達 43%(雖然下半年增速不太理想), 2、自 2014 年煤炭月度凈進口量達到 3000-3500 萬噸的高點以后一路下降,近三個月煤炭凈進口平均僅有 1500 萬噸。
外國煤炭供需格局也在改變:印尼電力公司計劃大規模建設火力發電,印度開始非常重視中國焦炭出口。 1、 2016 年 1 月 14 日, 印尼國家電力公司(Perusahaan Listrik Negara)因可再生能源成本高昂而拒絕購買可再生能源,同時還計劃到 2019 年將電廠裝機能力增加 3.5 萬兆瓦,其中 80%為燃煤發電。2、印度煤炭需求快速增長,澳聯邦預計印度 15 年印度將進口 2.45 億噸煤炭 (14年是 2.1 億噸), 3、印度并在 12 月底開始對中國焦炭發起反傾銷了,大家一定明白此事利空出口,但足見印度對中國焦炭出口趨勢的重視程度。從以上的種種,我們發現一個趨勢: 進口煤優勢似乎喪失了,甚至我們從焦炭出口這個事情上還應該看到中國煤炭制品的優勢開始顯現,且已經被周邊國家“重視”了。
中國或許在將來真能再變為煤炭凈出口國。 中國需求下滑,而外國需求增長,中國煤競爭力強于美國, 主要競爭對手無疑將是澳洲,但人民幣的匯率可能要貶值了。我們認為:貶值了才會有一帶一路,貶值了煤炭或許才能真正出口,未來一定是貶值帶動一帶一路, 但貶值的概率和時間不好把握。 不說太遠, 回到主題:我們并不想做預測帝,我們只是覺得中國冶金煤或許有出口的潛力,而動力煤的進口或將趨勢性減少。 大家知道美國第二大煤炭公司破產了, 可是他的破產背景卻是: 美國的煤價從高點下來只降了 30-40%, 而同期中國煤價跌了 2/3, 國際油價跌了 2/3,煤價跌幅遠小于中國,美國第二大煤炭公司就破產了, 我們也知道澳洲好多煤礦也在關停收縮, 足見國內煤炭的競爭力還是很強的(以前擔心美國煤會進入中國的很多人應該不用再憂慮了), 另外,更為重要的還是匯率,人民幣貶值如果成為趨勢,進口的難度進一步加大,出口則更為容易(這也是我們做出此論斷最為重要的假設),而大秦線降價以后,有貿易商已經主動咨詢我們出口煤的可能性,隨著未來煤炭優勢產能重組整合降成本和一帶一路的發展,中國或許真的有一天會再度成為煤炭凈出口國,而歷史上中國也曾經就是煤炭凈出口國。
責任編輯:于琳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