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價格下跌的背景是,新興市場的經濟出現減速,金融市場的混亂也可能壓低實體經濟。
北京時間14日日經中文網報道,在1月12日的美國市場上,作為原油期貨指標的WTI(西德克薩中質原油)時隔12年一度跌破1桶30美元。原油價格下跌原本應該推高消費國的經濟,但是越來越多的觀點認為將導致全球經濟減速。原油價格下跌的背景是,中國等新興市場的經濟出現減速,金融市場的混亂也可能壓低實體經濟。
WTI在美國時間13日上午,開盤時的價格在31美元左右,大幅低于大部分企業和經濟學家預測的1桶50.5美元左右。原油價格下跌對全球經濟產生消極影響的路徑主要有3個。第一是資源國和新興市場的經濟減速影響到發達國家。
在鋼鐵行業,擔心石油氣田開發將推遲和中斷的聲音浮出水面。用于挖掘的鋼管的需求表現低迷,供貨量出現減少。
美國阿納達科石油公司(Anadarko Petroleum Corp.)等公司推遲了非洲莫桑比克的氣田開發,而其原定2015年內進行最終投資。日本的千代田化工建設公司獲得了液化天然氣(LNG)設備的訂單,估計將受到影響。日立制作所的中西宏明會長表示“不愿看到能源成本的削減。將對面向資源國的業務產生消極影響”。
第二個波及路徑是金融市場的混亂。有聲音擔憂股價下跌、發達國家貨幣升值和避險的姿態將動搖實體經濟。目前僅造成市場的混亂,但是今后可能導致消費者心理惡化、銀行收緊貸款。
此外原油價格下跌還很可能加劇中東局勢的混亂,這成為第三個波及路徑。
原油價格下跌將使得消費國的交易獲利出現擴大,但是德國證券的首席經濟學家松岡干裕認為“雖然短期內企業受益將出現增加,但是受經濟減速影響,僅有少部分盈利流向設備投資和個人消費。大部分都將用于儲蓄”。據推算,原油價格下跌10%的話,全球的礦工業生產將在6個月后下滑0.76%。
預計原油價格的低迷將走向長期化。美國能源信息局1月12日將今年的WTI預期平均價格從此前預估的50.89美元下調至38.54美元。預計明年的平均值也僅為47美元。
中國的需求增長放緩令人擔憂,此外美國的石油產品庫存則出現增加。由于美國實施加息,美元出現升值,陷入財政困難的部分產油國不得不下調貨幣。有聲音指出出口盈利情況將出現改善,生產調整將難以推進。
原油價格下跌對開展原油業務的企業造成的影響尤其大。日本的三井物產將本年度下半年的原油價格設定在1桶56美元,原油價格下跌1美元,利潤便會減少27億日元。
JX控股的木村康夫表示“目前的原油價格水平對消費國和產油國雙方來說并不是可持續的均衡點”。
責任編輯:石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