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12月22日凌晨消息,據報道,周一公布的海關數據顯示,俄羅斯在11月份超越沙特阿拉伯,成為中國最大的原油供應國,這是其今年以來第三次超越后者,原因是新的中國原油買家給俄羅斯帶來了更大的需求。
中國11月份的俄羅斯原油進口量大幅增長,這凸顯了目前身為全球最大原油生產國的俄羅斯與全球最大原油出口國沙特阿拉伯之間為了爭奪中國市場份額而展開的激烈競爭。中國目前是全球第二大原油消費國。在全球原油供應過剩的形勢下,各大產油國都急于擊敗各自的競爭對手,從而賣出更多的原油。
據中國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顯示,11月份中國的俄羅斯原油進口量大約為949925桶/日,相比之下從沙特阿拉伯進口的原油則為886950桶/日。
在今年前11個月時間里,沙特阿拉伯則仍是中國的最大原油供應國,總供應量達到了4608萬噸,約合101萬桶/日,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2.1%。同期,俄羅斯面向中國的原油出口量為3762萬噸,約合82.22萬桶/日,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28%。
從7月份開始,中國允許十數家主要是獨立企業的公司進口原油,從而將原油購買量推升至新高。同時,中國政府一直都致力于擴大戰略石油儲備。
俄羅斯向中國出口的主要是來自其太平洋(601099)港口科茲米諾(Kozmino)的ESPO混合原油。據湯森路透旗下原油研究和預測機構(Oil Research & Forecasts)統計的數據顯示,在今年11和12月份,中國購買的ESPO混合原油在其總銷售量中所占比例達到了三分之二以上,相比之下去年同期為40%左右。
ESPO混合原油的中國到到岸港包括青島、營口和日照等,這些港口城市里都有獨立煉廠。數據顯示,期內這些港口的ESPO混合原油供應量增長。另外,中石化、中石油和中國化工集團公司也都定期進口俄羅斯生產的原油。
交易商曾在此前指出,在一個硬性分配體系之下,加之針對合約的目的地限制,令沙特阿拉伯所產原油對于中國的新原油進口商來說的吸引力低于俄羅斯的原油。交易商還稱,相對于來自亞太地區以外的其他供應國而言,俄羅斯的原油運輸成本較低,這也起到了推升俄羅斯面向中國的原油出口量的作用。
本月早些時候曾有消息人士透露,沙特阿拉伯已經延長了2016年的年度中國原油出口合同,其出口量連續基本保持不變,原因是買家押注于全球原油供應過剩形勢和原油價格的下跌將令其購買選擇得以擴大。
責任編輯:郭亞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