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內華達州開始看起來像是決定電動汽車未來的地方。6月,特斯拉在該州斯帕克斯興建一座耗資50億美元的電池廠,近日電動車企業“法拉第未來”又宣布選址該州北拉斯韋加斯,斥資10億美元建設電動汽車工廠。
這些計劃很惹眼,但真正的行動卻發生在中國。在中國,霧霾遮天和政府補貼為電動汽車蓬勃發展創造了完美條件。數字就是證明。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上周公布數據,今年中國的電動汽車銷量將首次超過美國。
是什么推動中國大陸電動汽車發展如此迅猛的?成本是一個主要因素。比如新大洋電動車有限公司最近發布的D2售價低至1萬美元,相比之下,特斯拉的Model S高達7萬美元。這幫助新大洋今年賣出3.2萬部車。當然,如果不是地方和國家的補貼,新大洋汽車的成本會增加1倍多。在中國,面向買家的優惠措施更加可觀。比如今年3月,深圳承諾投入多達8億美元扶持電動汽車。
同樣重要的是,中國日益重視基礎設施和長期激勵措施,以支持電動汽車買家,而非僅僅是購車補貼。比如深圳還對建設充電站進行補貼,新樓盤開發也被要求包括充電設施。同時,地方政府還為電動汽車提供免費停車和上牌照等服務,而且電動汽車在霧霾天上路不受限。
在中國,電動汽車仍然面臨挑戰。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宣布今年的銷量預期時,也呼吁其成員專注于質量而非數量。但電動汽車不管變成什么樣,都將決定于中國城市的街頭,而不是內華達州的沙漠,這點幾無疑問。
責任編輯:李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