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1次締約方會議(以下稱巴黎大會)在法國巴黎北郊的布爾歇會議中心正式拉開序幕,有望成為推進全球氣候治理、實現全世界共同綠色夢想的一座里程碑。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開幕活動并發表重要講話,使推動建立公平有效的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機制的“中國聲音”在大會首日傳遍世界。當天,有近150個國家元首或政府首腦參加了開幕式活動,旨在為本次大會的最終成功提供政治推力。
“中國聲音”推動全球氣候變化治理
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巴黎氣候變化大會開幕式并發表題為《攜手構建合作共贏、公平合理的氣候變化治理機制》的重要講話,強調各方要展現誠意、堅定信心、齊心協力,推動建立公平有效的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機制,實現更高水平全球可持續發展,構建合作共贏的國際關系。習近平在演講中引用了法國作家雨果的一句話——“最大的決心會產生最高的智慧”,強調巴黎大會要加強《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的實施,達成一個全面、均衡、有力度、有約束力的氣候變化協議。
中國代表團副團長、中國氣候談判首席代表蘇偉表示,習主席的演講闡述了中國對推動全球氣候治理的主張和意見,為初冬的巴黎帶來了一股溫暖的春風,也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帶來了重要的決心和中國智慧,使巴黎會議的成果指日可待。他說,習主席的講話重申,中國在今年9月宣布設立200億元人民幣的中國氣候變化南南合作基金,并將于2016年啟動在發展中國家開展10個低碳示范區、100個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項目及1000個應對氣候變化培訓名額的合作項目。這些具體數字表明,中國為應對氣候變化采取了一系列具體行動和措施,反映出中國正是本著積極和負責任的務實態度參與全球氣候變化治理,為全人類作出自己的貢獻。
法國總統氣變問題特使尼古拉·于洛的基金會發言人馬蒂厄·奧爾夫蘭注意到,習主席講話中指出,“中國一直是全球應對氣候變化事業的積極參與者,有誠意、有決心為巴黎大會成功作出貢獻。”他認為,中國的角色“不可替代”,中國不僅宣布了自主貢獻目標,將應對氣候變化寫入了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中長期規劃,并且已經啟動了經濟的綠色低碳轉型,這為世界其他國家應對氣變的行動作出了示范。
“氣候變化與反恐都很重要”
兩周前的巴黎恐怖襲擊讓氣候變化大會蒙上一層陰影,但經過哥本哈根大會后6年的準備,巴黎已經重回推進氣候變化全球政治議程高峰。在大會正式開幕前,所有參會者為巴黎恐襲中遇難者默哀一分鐘。
作為巴黎氣候變化大會的主辦方,法國總統奧朗德表示,不能把反恐和氣變對立起來,打擊恐怖主義與應對氣候變化同樣都是人類必須戰勝的兩項全球性挑戰,留給子孫后代的世界應該既沒有恐怖主義威脅,也遠離自然災害。他認為,巴黎協議應該滿足這3個“一”:一條將全球升溫控制在2攝氏度以內可信的、定期進行審查的路徑,一份全面、有約束力、滿足共同而有區別責任原則的協議,一個上至領導人、下至普通公民且涵蓋全社會所有參與者的動員體系與具體行動。他強調,發達國家必須擔負起自己的歷史責任,新興國家也應該加速能源轉型,廣大的發展中國家應該在適應氣候變化方面得到幫助。
當天,法國外長法比尤斯從秘魯生態部長手中接過了象征主席國的小木槌,正式成為未來一年第21次締約方會議各類議程的主席。他表示,世界各國領導人能充分動員起來,在巴黎恐襲后仍能齊聚巴黎,這本身就是一個成就。各類政府和非政府的行為人匯聚一堂,共同發起有力的倡議為大會成功提供了重要助力。在未來的11天里,他將促使各方尋求達成一項全面的、有約束力的、具有雄心的、可持續的協議。他特別強調了各國自主貢獻的重要作用,截至目前,已有183個國家提出了各自的自主貢獻目標,占全世界碳排放量的95%。他表示,這已經是一個巨大的進展,避免了氣溫上升四五個攝氏度的最糟糕的情況,但為了能更進一步達到將升溫控制在2攝氏度以內的目標,通過此次會議形成一個每5年的定期監督機制至關重要。他說:“無法在巴黎解決所有的問題,但是沒有巴黎將解決不了任何問題。”
“巴黎必須成為一個轉折點”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出席了開幕式活動,他呼吁各國領導人督促各自國家的談判代表盡快達成妥協,形成一致。潘基文表示,巴黎必須成為一個轉折點,盡管目前起步不錯,但是為了達到2攝氏度的目標,各國必須“走得更遠、走得更快”。他認為,巴黎大會的成功應該符合4條標準:一是可持續,既能向市場傳遞信號、加速經濟低碳轉型,又能促進有利于2攝氏度目標的長期項目投資;二是有活力,協議能夠適應世界經濟發展變化,根據具體情況區別對待,按照各國發展水平來平衡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責任;三是團結,協議能夠維護受氣候變化影響最脆弱國家和最貧窮國家的利益;四是可靠,落實每5年的監督機制,促使各國不斷提升各自的氣候貢獻目標將非常重要。
巴黎大會開幕活動后,包括美國總統奧巴馬、俄羅斯總統普京、德國總理默克爾、印度總理莫迪等近150位國家元首或政府首腦先后在會上發言,為巴黎大會的成功注入最后的政治動力。
巴黎氣候變化大會于11月30日至12月11日舉行。按照大會初步的計劃,在首日的領導人活動后,巴黎氣候變化大會的第一周,各方將就巴黎協議的條款案文全面展開談判。12月5日上午,德班平臺工作組將形成巴黎協議的主要草案。12月5日下午,《公約》締約方大會將審議談判結果,并決定第二周如何圍繞各國談判代表達成的結果,再展開部長級的談判和磋商,預計最終于12月11日形成最后文件,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下,就緩減、適應、資金、技術轉讓、能力建設支持等問題進一步落實和強化應對氣候變化的相關行動。
責任編輯:李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