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我國石油和化學行業投資增長較快,市場需求總體穩定。1~4月,全行業固定資產投資3715.1億元,同比增長28.4%。我國石油和天然氣表觀消費量2.1億噸,同比增長7%;主要化學品表觀消費總量1.4億噸,同比增長9.3%。
不過,2011年我國石化行業的節能進展有所滯后,節能任務完成情況沒有實現預期目標。部分重點產品,如電石、30%離子膜燒堿等,單位綜合能耗不降反升。石化行業依舊面臨著結構性產能過剩的現狀,這加大了節能工作的壓力和難度。未來,石化行業應繼續淘汰落后產能,積極推進技術創新,提高資源綜合利用率。
淘汰落后產能加快產業升級
推進產業結構戰略性調整是促進石油和化工行業節能的關鍵環節。
一是要繼續做好淘汰落后產能的工作。對于三酸兩堿、電石等高耗能、大宗基礎化學品,要控制好總量,淘汰或改造其中部分能耗高、污染嚴重的落后產能和裝置。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要協助政府有關部門做好重點產品能耗限額和清潔生產標準制定工作,并推動標準盡快出臺實施,特別是要加大對標準實施的督察力度,堅決淘汰能耗超限額、污染超指標的產能,通過先進產能替代落后產能,實現總量平衡和行業布局的合理調整;建立符合行業實際的落后產能退出機制,在確保行業平穩運行的情況下,實現落后產能的平穩退出。
二是要大力發展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的產品,努力延伸產業價值鏈,提高行業的精細化率。例如,在三大合成材料和有機化學原料行業要實施“差別化”發展戰略,實現產品結構從“通用型”向“專用型”轉變,改善結構性的過剩和短缺現狀,提高經濟效益,提高單位能源產出率。
三是發展壯大節能環保產業。要把發展壯大節能環保(www.5q53.com)產業作為行業轉型升級的一個重要抓手,重點發展高效節能、先進環保、資源循環利用關鍵技術裝備、產品和服務,提高產品和服務的技術含量與附加值,向節能環保產業鏈高端延伸。
推進技術創新 提高資源綜合利用率
石油和化工企業、科研院所要加快推進技術創新平臺的建設,積極開展高效節能、資源循環利用等共性、關鍵技術攻關,強化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形成一批對行業發展整體帶動性強、對資源開發和可持續發展具有戰略意義的自主知識產權和關鍵核心技術。
石化行業要加快先進節能技術的推廣應用,做好新技術的產業化示范。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我們要在油氣開采行業重點推廣油田采油污水余熱綜合利用技術、油田伴生氣回收技術;在原油加工行業重點推廣優化換熱流程、優化中段回流取熱比、降低汽化率,增加塔頂循環回流換熱等方面的節能技術。
在乙烯行業,我們應繼續推廣裂解爐空氣預熱、扭曲片強化傳熱、瓦斯回收等節能技術;在氮肥行業重點推廣高效清潔的先進煤氣化技術、節能型水溶液全循環尿素生產技術、高效脫硫脫碳技術、氮肥生產無水零排放技術。
在氯堿行業,我們應重點研發和推廣氧陰極低槽電壓離子膜電解技術、膜極距離子膜電解槽、氯化氫合成余熱利用技術、低汞觸媒技術;在電石行業加快采用大型密閉式電石爐,重點推廣電石爐尾氣利用、空心電極等節能技術。
在硫酸行業,我們應重點推廣硫黃制酸裝置低溫位熱能回收技術,加快研發硫鐵礦制酸、冶煉煙氣制酸中低溫位熱能回收技術;在黃磷行業重點推廣黃磷尾氣深度凈化及利用技術;在橡膠行業重點推廣炭黑生產過程余熱利用和尾氣發電(供熱)技術。
創新工作機制加強管理與引導
除了技術創新外,石化行業應當持續推進工作機制的創新,這主要可以通過三步走。
首先,逐步建立重點耗能產品“能效領跑者”發布制度,重點耗能企業都應當開展能效對標工作,通過采取自身“縱向”對標與企業間“橫向”對標相結合的方式,查找差距,分析原因,完善措施,持續改進。
2011年底,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啟動了在全行業試行重點耗能產品能效領跑者發布制度,目前確定了10個產品的能效領跑者發布名單和相關能耗指標,將于近期會同工信部聯合發布。
其次,推進化工企業能源管理中心建設。截至目前,中國化工、湖北興發、新疆中泰等26家企業的能源管理中心項目共獲得了1.86億元的財政補助資金,大大促進了全行業企業能源管理中心的建設工作。
最后,企業內部應加強節能管理工作,充分利用國家相關政策,嘗試采用合同能源管理實施節能改造,實現企業用能的優化調度,做好污染物排放的在線監測和突發事件應急處置工作。大型重點用能企業可以利用自身技術優勢和管理經驗,組建專業化節能服務公司。(作者為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