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新聞中心開展了主題為“十二五”時期國有企業發展和行業發展的訪談。武鋼集團總經理、黨委副書記鄧崎琳,東航集團總經理劉紹勇接受了采訪。
在談到我國“十二五”節能減排時,鄧崎琳介紹說,隨著環境保護日益受到重視,國企在節能減排方面的工作也受到廣泛關注。以鋼鐵行業為例,中國鋼鐵企業有70余家會員單位,“十一五”期間,這些企業通過自己的努力,使整個節能減排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成效。此外,鋼鐵行業節能減排的成績有兩個標志:能源利用率大幅提高,能耗大幅降低。
對于生長在長江邊上的武鋼集團,其節能減排工作的特點有兩條:第一,在節能減排中實施“三同時”,同時設計對節能減排的項目、同時施工、同時像主體裝備一樣管理;第二,提前一年完成政府在“十一五”期間簽訂的節能減排指標。鄧崎琳表示,很多中國鋼鐵企業節能減排的水平接近國際一流。
對于節能減排,來自民航業的劉紹勇也表示,航空企業在節能減排方面的壓力很大,但完全支持中國政府所提出的減排政策,這個政策也受到了全球的尊重。
不過,劉紹勇同時提出要防止所謂的排放“陷阱”。他說:“一些發達國家打著限制排放的旗號,采取單邊主義、貿易對抗、效益優先的策略限制飛往這些發達國家的國際航線,同時采取單邊行動收取大量的排放費用。我認為這不符合中國政府所提出的以及全球共同倡導的‘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
劉紹勇認為,中國是發展中國家,我們和國際打交道的時候,千萬要防止這種排放“陷阱”。中國人的人均排放比美國低很多,發達國家的耗費能源最多,但我們的航空公司飛往歐盟,他們卻有限制,希望政府采取主動、積極的辦法應對單邊主義和所謂的貿易對抗、效益優先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