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在中國國家發改委、美國能源部、美國國務院支持下,中國節能協會節能服務產業委員會(EMCA)和中美能源合作項目 (ECP )共同舉辦的“中美合同能源管理研討會”在中國科技會堂召開。中美兩國政府部門、科研院所、金融機構和節能服務公司的代表參加會議,以中美合作示范項目為基礎、以交流創新為核心,共同研討合同能源管理中美合作的挑戰與機遇。
早在2013年4月,中美兩國政府發表了中美氣候變化聯合聲明,宣布在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框架下成立氣候變化工作組,其中一個雙邊協議就是在兩國推廣合同能源管理機制;2014年6月,第五屆中美能效論壇上,兩國政府提出要共同完成一系列報告并尋求開展合同能源管理示范項目;2015年5月,中美合同能源管理示范項目工作組正式成立。
會議由EMCA副秘書長朱霖主持,美國貿易發展署中國區負責人費慧琳、美國能源部中國辦公室代理主任賀貝爾、中國國家發改委環資司節能處蔣靖浩博士到會致辭,表示希望本次會議促進兩國企業間的交流與合作。蔣博士指出:合同能源管理是一個很好的市場化機制,發展節能服務產業,推廣合同能源管理是確保我國“十三五”乃至2030年節能目標順利完成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十三五”仍會將合同能源管理作為主要的商業模式來推廣。目前,中美合作的重要環節就是加強兩國企業的參與,開展示范項目,幫助兩國企業探尋更多的合作機會。
中美雙方分別就各自的節能服務產業現狀及趨勢進行了介紹。據EMCA副秘書長朱霖介紹,合同能源管理機制于90年代引入中國,經過十五六年的發展,無論從產業總產值、項目投資額還是從業人數等方面,都有了快速的增長,目前合同能源管理項目已經遍及工業、建筑、交通等多個領域,為中國的節能減排做出了積極貢獻。合同能源管理之所以能夠在中國取得如此成績,主要得益于政策給力、企業努力、平臺得力。EMCA作為行業協會,一方面在為節能服務公司和政府搭建橋梁,另一方面也在積極搭建節能服務公共服務平臺,為企業提供交流合作、能力建設、咨詢研究、品牌宣傳、國際交流、投融資等服務。而美國,合同能源管理項目目前更多地集中在建筑領域,并以節能量保證型為主。江森自控可持續發展業務全球副總裁Clay Nesler還以具體項目為案例,詳細講述了合同能源管理在建筑節能領域取得的效果。
參加本次會議的中美雙方研究機構、行業組織、金融機構的專家以及節能服務公司代表,圍繞合同能源管理商業模式創新和融資模式創新展開了對話。與會代表一致認為雖然中美合同能源管理差別較大,但合作潛力也很大,這也是兩國政府推進開展合同能源管理示范項目的基礎和目的。
“通過推廣創新的示范項目,促進中美合同能源管理機制及節能服務產業發展,以期挖掘兩國節能潛力,并形成長效合作機制”。下午會議伊始,EMCA國際交流與合作部副部長禹網霞對中美開展合同能源管理示范項目征集活動的目的、背景及EMCA開展征集活動的情況進行了詳細的介紹。EMCA作為中方牽頭機構,自5月成立中方工作組以來,通過雜志、網站、微信、電子郵件、電話等多渠道進行廣泛宣傳,全方位、立體化推進項目的征集工作,進入7月以來更是每天對征集情況進行匯總并上報。截至7月15日,征集到全國16個省市的企事業單位的101個項目。通過EMCA示范項目專家組初評,篩選出41個基本符合要求的候選項目。接下來專家組還將對候選項目進行復核,最終確定的示范項目將獲得中美雙方政府的認可并有望在今年秋季召開的“中美能效論壇”上簽約,后續將得到進一步的宣傳推廣。
下午的會議主要對示范項目代表案例進行交流討論,分別由4家中方企業及1家美方企業介紹了各自項目的基本情況及創新點,與會代表就這些項目介紹進行了熱烈的討論。案例分享激起了與會人員熱切的討論。中美雙方企業對進一步推動示范項目及開展廣泛合作表示出極大興趣,并對工作組后續工作寄予厚望,希望借助這個平臺促進中美產業界大力合作,共同推進節能減排,為應對氣候變化,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作出積極貢獻,體現世界上兩個大國的社會責任。
EMCA副秘書長朱霖在閉幕總結中表示:在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框架下,中美聯合開展合同能源管理示范項目,是件有歷史意義的活動,既能夠借助中美政府連續數年搭建的“中美能效論壇”這一高端平臺,在以往政府間合作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產業層面對合作,通過開展合同能源管理示范項目,促進中美兩國企業間的合作,又能夠充分發揮兩國產業優勢,實現合作共贏,為全球節約能源,提高能效,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作出積極的貢獻。EMCA作為中方牽頭單位,將繼續推動示范項目工作組各項工作,完成政府相關部門部署的任務。并通過廣泛的宣傳推廣,將中美合作開展合同能源管理示范項目的意義和各項工作落到實處,為促進節能服務公司商務模式創新、融資模式創新創造條件,提供服務,為中國的節能服務產業發展邁上新臺階,實現長期可持續發展繼續發揮應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