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現場
2015年1月22日,由河北省發展改革委和北京市發展改革委共同主辦,中國節能協會節能服務產業委員會(EMCA)和北京市節能環保中心共同承辦的“河北省低品位工業余熱利用技術研討會暨京冀節能環保低碳技術專場推介會”在石家莊順利召開。來自工業領域用能單位(鋼鐵、化工、水泥、電力等)、熱力公司、節能服務公司、節能低碳技術企業、河北省內各級節能主管部門等300余名代表參會。會議分兩個部分,第一部分以研討、推廣工業領域低品位余熱利用技術應用城鎮供熱為主題;第二部分以交流、推介京冀地區節能環保低碳技術為主題。
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環資司節能處副調研員金明紅在致辭中表示,余熱余壓回收利用項目是工業節能的重要手段之一。在過去十年間,工業領域余熱資源利用已經取得了實質性進展,高品位的余熱資源已經得到了較為充分的開發利用,但是低品位的余熱資源由于品位低、濃度小、能量少,且技術難度大、開發成本高、應用推廣難等原因,一直沒有得到有效利用。為了加快工業企業低品位余熱資源的回收利用,國務院于2014年5月15日印發的《2014-2015年節能減排低碳發展行動方案》明確將“推廣應用低品位工業余熱利用”列入“加快建設節能減排降碳工程”中的推進實施重點工程。同時,低品位工業余熱利用技術也納入國家發展改革委最新發展的《重點節能技術推廣目錄》。
河北省作為本次活動的主要目標市場,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宋立民稱河北一直以來大力推動節能環保工作,尤其是在余熱余壓利用領域。截至去年底,全省余熱余壓裝機容量近700萬千瓦,年發電量600億千瓦時,節約成本370億元。2015年,河北省煤炭削減的目標為500萬噸,河北省正計劃將余熱余壓發電項目核準下放各設區市、省直管市,以鼓勵企業謀劃更多的余壓余熱利用項目。同時他重點表示,采用低品位工業余熱采暖,既可以實現資源綜合、高效利用,保障居民供熱,又不消耗煤炭資源,減少污染排放,是一舉多得的好項目。河北省也將低品位余熱利用項目納入削減煤炭消費量的一項重要措施。
北京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洪繼元致辭稱,京津冀協同發展已確定為國家的重大戰略,京津冀協同發展同時也給三地節能環保產業發展帶來了重要機遇。此次活動是跨區域間的節能低碳產品技術交流合作,對于構建區域節能減碳一體化協作機制具有非常現實的意義。活動主旨是搭建節能環保低碳技術的展示交流和供需對接平臺,進一步推進節能環保低碳技術在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的應用,從而加快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綜合治理,為推動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能源基金會作為河北省低品位工業余熱調研項目的重要支持機構,工項項目經理桑晶介紹了能源基金會在中國推動工業節能工作的進展情況,并著重闡述低品位工業余熱應用于城鎮供熱的重要意義。
針對低品位工業余熱應用于城鎮供熱項目,國家發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長戴彥德大力推崇,他從全國的能源形勢、霧霾天氣對人民生活的影響等多方面闡述節能工作的重要性,并認為當前形勢下,節能工作是治本且是無悔的選擇。他建議加快河北省低品位工業余熱資源的摸底工作,推動低品位余熱應用于城鎮供熱,從而關停甚至取締燃煤鍋爐,減少大氣污染物排放,為減緩霧霾困擾做出更大貢獻。
合同能源管理是推動節能減排工作的最重要的市場化機制之一。EMCA副主任秘書長趙明介紹了我國節能服務產業近年來的發展情況,并從行業和技術兩個方面詳細闡述了節能服務公司在工業領域所作出的貢獻。她表示,EMCA下一步將著力推動以合同能源管理方式推進低品位工業余熱應用于城鎮供熱項目。
隨后,清華大學建筑節能中心副教授夏建軍就低品位余熱利用技術對參會代表進行了培訓,包含低品位余熱的定義、低品位余熱供熱的關鍵問題及技術等。同時,為了摸清河北省工業企業低品位余熱資源分布情況,他就所設計并印發的調研問卷進行了詳細講解,希望參會企業能夠認真填寫和反饋。
低品位工業余熱應用于城鎮供熱項目,不僅關停取締燃煤鍋爐,大量減少大氣污染物排放,而且能夠帶來良好的經濟效益、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赤峰和然節能技術服務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宿穎波就該公司正在將唐山市遷西縣打造成完全利用低品位工業余熱的節能示范城鎮進行了詳細介紹。唐山市遷西縣供熱面積360萬平米,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利用津西鋼廠(距離縣城約10公里)和萬通鋼廠(距離縣城約6公里)的低品位余熱給全縣城進行供熱,取代燃煤鍋爐,年節約超過6萬噸標準煤。
下午,大會在節能環保低碳技術推介形式上進行了創新,包括推介演講、政策咨詢、技術展示、交流洽談、需求對接區等,共有《北京市2014年節能低碳技術產品推薦目錄》部分入選企業、第八屆中國北京國際節能環保展覽會部分參展企業、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節能環保低碳產業聯盟企業及其他先進適用技術企業約40家進行了現場展示,來自京冀的12家節能環保低碳技術企業介紹了自己的技術產品及應用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