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上午,第三屆中美能效論壇在北京國賓酒店舉行。本屆論壇由中國國家發改委和美國能源部共同舉辦。中國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解振華、美國能源部代理副部長桑德羅分別致辭,在介紹各自國家在能效領域的政策措施、取得的成果和未來的發展方向的同時,也對兩國之間在能效方面的合作給予了積極評價。
第三屆中美能效論壇6月13日上午,在北京國賓酒店舉行。
解振華在演講中指出,過去三年來,通過論壇中美開展了多項合作,實際上兩國在能效領域可以合作的要比現在更多:“從2010年起已經舉辦了兩屆能效論壇,兩國研究機構和企業也簽署了多個能效領域的合作項目,能效合作取得了積極的進展。但是,與兩國的能源消費和經濟發展規模相比,雙方能效合作的廣度和深度還有限。中美兩國在技術研發、管理經驗、節能融資、市場開拓等方面具有較強的互補性,雙方應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抓住綠色發展的機遇進一步深化能效領域的合作。”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解振華致辭。
桑德羅在演講中強調:“由于兩國均是能源消費大國,因此兩國加強在能效方面的合作的意義就更加突顯,希望雙方能夠在更為廣闊的領域實現更多合作,為世界低碳綠色發展做出積極努力。”
美國能源部代理副部長桑德羅致辭。
在之后的發言中,美國駐華大使駱家輝列舉了兩國在能效領域取得眾多成果的實例。他表示,事實證明中美兩個能源大國的合作十分重要:“我提到了一些中美兩國在能效領域的成就,我相信整個世界也希望看到中美兩國合作會帶來怎樣的改變。美國愿意和中國分享在這一領域的經驗,也愿意從中國學習好的方法。這樣,不論是兩國還是世界都能夠改善能源安全,創造新興的產業和更多高質量就業,當然還有保護全球的環境。”
美國駐華大使駱家輝致辭。
在開幕式上,中美研究機構和企業間有四個合作項目正式簽約。這四份協議包括國家節能中心與舊金山市政府簽署的“能效領域合作備忘錄”;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院與美德維實偉克公司的“瀝青創新科技合作研究框架協議”;環境出版有限公司與霍尼韋爾(中國)有限公司的“戰略合作協議”;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建筑科學研究院與西北太平洋實驗室的“中美農村建筑節能合作協議”。
項目簽約儀式現場。
簽約儀式后,中美雙方代表還在建筑能效、工業能效、節能服務市場化機制、電器及能效標準四個分論壇上進行更加詳細和有針對性的交流探討。
中國節能協會節能服務產業委員會(EMCA)副主任兼秘書長趙明主持了節能服務市場化機制分論壇,EMCA副秘書長朱霖結合節能服務公司融資問題進行了主題發言,EMCA主任助理孫小亮則就產業發展進行了介紹。來自美國能源部的官員Rob.Moult、美國富國銀行全球清潔能源部高級副總裁馬瑙、美國GE公司綠色建筑方案經理雷復英等美方嘉賓,以及華潤能源服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彭曉吾、思安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市場總監向松、深圳嘉力達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孫寶亮等中方嘉賓,在論壇上進行了主題發言,并與參會者就合同能源管理的項目風險控制、融資以及節能服務產業發展問題,通過問答形式進行了廣泛深入交流。
節能服務市場化機制分論壇由EMCA副主任兼秘書長趙明主持。
參加節能服務市場化機制分論壇的與會者與場上嘉賓進行交流互動。
據了解,除當天的活動外,在本次論壇召開前的12日,中方還組織了美方代表分三條線路參觀了與能效領域相關研究機構、企業和合作單位,就節能評估審查、節能服務公司、建筑節能、能效標準和綠色照明等進行實地訪問與面對面交流。在參觀過程中雙方的一些機構或企業也達成了合作意向。
中美能效論壇是中美能源和環境十年合作框架下雙方開展的能效務實合作,前兩屆論壇分別于2010年和2011年在北京與舊金山舉行。每次論壇的舉行,雙方都能收獲實實在在的合作項目,而且論壇的規模逐步擴大。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司的副司長謝極在主持當天的第三屆中美能效論壇時說:“我們一共舉辦的三屆,每一屆都實現了在人數上翻番,特別是這一屆參加的人數達到380多人。而且我們每屆都有合作項目簽約,雙方這樣的參與熱情也體現出兩國對于能效議題的高度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