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家雙碳'”戰略目標的推動下,北京九建科技有限公司以技術創新引領軌道交通綠色轉型,由該公司實施的天津地鐵1號線通風空調系統節能改造項目于4月1日全面投入運營。該項目覆蓋天津地鐵1號線11座核心車站,通過系統性技術升級,實際節能率突破35%,單站年均節電28萬千瓦時,年節省電費約17.33萬元,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280噸,全線全生命周期15年)累計節電效益預計達2860.18萬元,碳減排達4.59萬噸,為城市軌道交通綠色升級樹拉了標桿。
一、精準聚焦高耗能環節,破解行業痛點
地鐵通風空調系統是軌道交通的"能耗大戶”,占車站總用電量的20%-40%。項目改造前,11座車站單站年均通風空調耗電量高達80萬千瓦時,年總能耗達880萬千瓦時,相當于7000戶家庭全年用電量。
項目實施后,依托北京九建科技自主研發的CRC節能技術,融合物聯網數據、動態能效仿真與策略推演以及機器學習動態策略優化等核心技術,通過多技術協同創新手段來優化地鐵站內能源管理控制,提高地鐵通風空調設備的運行效率,使設備始終高效率運行,在滿足舒適度的前提下把能耗降到最低,同時延長通風空調設備的使用壽命。
改造完成后,經雙方核驗單站年均耗電量降至52萬千瓦時以下,年節電量超合同目標5以上車站年總節電量突破300萬千瓦時,相當于減少標準煤燃燒祭370噸,年碳減排量達2985噸。
二、“零投入+長效收益”模式激活改造動能
項目采用“節能效益分享型”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由北京力九建科技全額承擔改造投資費用,天津地鐵1號線運營方無需投入資金即可享受節能收益。根據15年分享期協議,雙方按約定比例分享節能收益,期滿后所有設備無償移交運營方。改造后11座車站年節省電費約190.68萬元,15年累計可經濟效益2860萬元,同時減少設備維護成本約30%。“這一模式破解了公共設施節能改造的資金瓶頸,讓綠色投入轉化為可量化的長期現金流,國家中心專家評價稱,“項目投資回收期不足6年,后續9年為純收益期,兼具經濟性與可持續性。
三、標準化仿案賦能,全國可推廣復制
依托該項目的成功落地,北京九建科技同步發布了《地鐵通風空調節能改造標準化技術白皮書》天津經驗提煉為可快速復用的九建方案”。
模塊化部署:針對不同站型開發A/B/C三類改造套件,施工周期壓縮至20天/站,運營影響降至最低。
數字孿生預演:通過3D建模與仿真系統,提前驗證改造效果,確保節能率承諾剛性兌現。
智慧運維平臺:接入城市級能源管理網絡,實現設備健康度預測、故障自診等全生命周服務。
目前CRC節能技術已成功應用在北京、鄭州等全國多地的地鐵通風空調節能改造頂目中,節能效果遠超合同目標,預計2026年前將推動全國超100座地鐵車站綠色升級。
四、以科技之光照亮低碳未來
天津地鐵1號線節能改造項目的成功落地,已引發行業高度關注。相關專家評價稱:該項目在能效提升、模式創新、經濟效益三個維度均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為城市軌道交通落實十四五節能規劃提供了樣板方案,面向未來,北京九建科技宣布將設立10億元專頓產業基金,用于支持城市軌道交通綠色升級。公司董事長表示:"我們期待與更多合作伙伴攜手,用中國智慧點亮城市交通的低碳未來,讓每一條地鐵都成為流動的綠色動脈!